??? ??? 2005年4月23日,正值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辰56周年之际,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第一基地政委曲卫平将军应邀到校为全体师生作了海洋观的报告。 ?
? 来 自 海 洋 的 警 示
(删节稿) 本课目的:通过对我国历史的回顾、对现实的审示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1、增强海洋意识——对海洋价值全方位的再认识; 2、增强忧患意识——看到我们这代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增强责任意识——看到海军对维护海洋权益的使命、地位和作用。 进而深刻理解江主席指出的:“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们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海洋,增强全民族的海洋观念。” ? ??? 海洋,距我们近迫而遥远。尽管它关联着人类整个进化过程,但在人类心目中,它依然是那样神秘。生物学家说它是生命的根本源泉;历史学家说它造就了人类的文明;经济学家说它是资源的宝库;军事学家说它决定着未来战争的胜负……。当然,这些见仁见智的说法都有根据。对于占地球表面积70.8%的海洋,其价值,远非取决于目前我们的认识。海洋意识、海洋国土、海洋权益早已是国际上的热门话题,而对许多中国人来说,却是一个陌生的命题。正是这种海洋大国的地理属性和民族海洋观念的不相适应,使中华民族从中世纪开始,濒招忧患,几近险境。海洋一次次地通过史实警示我们,去认真、冷静地理解和思考这个关系到民族生存和国家发展的命题。 ??? 一、历史为我们写下了蓝色的“!” ??? 中国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濒临西太平洋的海洋大国,海岸线长18400,占陆地边界线的45.5%,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其中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就有6500余个。岛岸线总长14000公里,海岸线和岛岸线总长32400余公里,是世界海岸线和岛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这种地理属性,使中国的兴衰存亡,同海洋密切相关。 ??? 1、 中国古代先人率先开始征服海洋的实践。 ???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她的文明宝库里,古代航海事业占有重要位置。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原始公社末期的黄帝时代,中国先民“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即发明了独木舟,“东至于海”。到了夏朝,已有了舵和帆等船具,“东狩于海,获大鱼”,开始了对江河海洋的开发利用。古希腊被誉为世界叙事诗中伟大杰作之一的“荷马史诗”《奥德赛》中,记叙了3000年前国王奥德赛在海上漂流十年,战胜种种艰险的故事,被看作古人征服海洋的典范。然而在与其相近的中国春秋时期,不仅已始创建古代海军——舟军、水师,而且用于海战和较大规模的生产、经商活动。如有史记载的:2500多年前齐景公在海上出游6个月不回大陆;公元前485年在黄海爆发的齐、吴海战;2400年前越国300多艘船只大规模的北移迁民涉都活动;相传在2200多年前徐福率数千童男童女乘楼船入海,东渡日本等,都是蔚为壮观,颇值一书的海事活动。到公元前二世纪的西汉时期,中国战舰的性能已超过当时最发达的地中海国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尽管当时由于生产力水平所限,人类古代的海洋意识仅囿于捕捞、晒盐、近海交通、经商,“兴渔盐之利,行舟楫之便”等,但是勤劳智慧的中国祖先,已经勇敢地走向了大海,为人类开发、利用海洋,做出了最早的尝试和贡献! ??? 2、与各海洋国家相比,中国人海洋意识的颓萎,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 中国人的海上实践延续到中世纪,一直为世人所瞩目,也一直被中国人引以为自豪。这一光荣,到了明代以史称的“三宝太监下西洋”为里程碑发展至顶峰。明初,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于1405年开始,率众27800余人,乘“宝船”62艘7下西洋,经过亚非30多个国家,最远曾到达非洲东海岸,红海海口和伊斯兰圣地加麦加。宝船最大排水量14800吨,可载重7000吨;最大船只长44丈4尺,阔18丈,可容1000人,换算成今天习惯计量单位,就是长133米,宽54米,体积比今天的051导弹驱逐舰还要大!在当时,这种庞然大船堪称举世无双。郑和航海活动的规模之大,人数之众,舰船之巨,航程之远,范围之广,跨时之长,使国际史学界、航海界叹为观止,已成为举世公认的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据英国著名古代科学史权威李约瑟博士考证“中国的海上船队在1100—1450年间肯定是世界最伟大的”。对这个评价,中国人当之无愧!郑和史无前例的航海壮举,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87年,比达·伽马发现新航路早92年,比麦哲伦环球航行早114年……。然而,历史的记载往往证实了“后来者居上”。在中国人与其它海洋国家对海洋的征服上,导致衰败的开端,正是在开始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产生的落后的海洋观。 ??? 顶峰潜藏着颓势。 ??? 郑和七下西洋传播了中国的文明,增进了与外国的了解,宣扬了“国威”,但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回复。从此偃旗息鼓,突然消失。中国又开始了闭关自守,在长达400年的“海禁”中以“天朝”自诩,中国古代海洋意识发生了中断。然而,人类对海洋的征服活动仍在继续,哥伦布的船队,达·伽马的船队,虽然无法与郑和的船队相匹敌,但是,他们的航迹划出了一个新的时代。他们的航行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揭开了世界贸易和殖民活动的帷幕,促进了商业的革命性变化,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他们的航海活动,证实了“地圆说”,带来了被西方史学界称谓的“地理大发现”。“海洋是蓝色的洲际通道”—近代海洋意识形成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了海外掠夺和海上争霸。从16世纪到18世纪,300年间世界范围发生的有史可查的海战150余次(为16世纪前1500年的2.5倍),其中130余次为两个以上国家争夺世界贸易、海上霸权和海外殖民地。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国的侵略魔爪曾多次伸向中国。当1702年,前荷兰法学家宾克舒克提出,以当时大炮的射程三海里为主权管辖海域范围,1782年沿海各国纷纷正式划出自己的领海线时,而中国由于“重陆轻海”的传统国防观和朝廷的腐败,长期实行禁海的政策,眼光始终盯在“天朝物产丰盈,天下无所不有,原不惜外夷货物的以通有无”上,坐井观天、妄自尊大,看不到海洋上日益逼来的威胁。甚至到了1884年,还发生了允许法国舰队停泊在福建马尾港内,而后一举消灭福建海军的令人感到奇耻大辱的怪事。正如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指出的:“自人类开始利用海洋以来,历史上最大的教训是当世人自我局限于大陆战略的束缚时,其结局必然失败。” 反思乎?预言乎? ??? 3、落后的海洋意识导致了近代悲剧的发生 ??? 自18世纪末期,来自海上的大量鸦片输入,终于导致了1840年鸦片战争,结果以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而告结束,中国从此逐步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而1856年—1860年爆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又以中国与英、美、法、沙俄等签订若干不平等条约而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进程。洞开的门户,疯狂的掠夺,当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火焚毁圆明园之后,中国政府内,产生了对来自西方“洋务”观点上的分歧。士大夫们痛斥洋人之大逆不道,采取“见洋人必以扇遮面,闭目掩耳”的态度,而以左宗棠、李鸿章为代表的儒家官僚则采取较为现实的态度,认为“泰西巧而中国不必安于拙也,泰西有而中国不能傲于无也……”。“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故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造之器……”,这种观念上的差异,导致了清政府1874年的“海防大筹议”。中国海军在多次来自海上威胁的“避害反应”刺激下,在洋务派的苦心经营下,终于建起了一支规模可观的、包括7300吨级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铁甲舰在内的现代化舰队,这支舰队的实力超过当时的美国海军。但是,指导这支舰队行动的却是以“保和局,守疆土”、“遮护南北各口”消极防御的海防战略,决定了只能是被动挨打。而此时,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德国、荷兰、等国家正在公海上为争夺制海权而大打出手。这些国家也正是由于海上贸易通道的开通,加强了海外掠夺和殖民地的扩张,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海洋价值新的认识,以1890年马汉的著作《海权对1660—1783年历史的影响》(即《海权论》)为标志而得以系统、理论化。这位曾任“芝加哥’’号巡洋舰舰长和两度任海军军事学院院长的美国人,第一次把海上交通、海上防务和国家经济发展等加以综合考察,指出“制海权,特别是在与国家利益和贸易有关的主要交通线的制海权,是民族强盛和繁荣的纯物质因素中的主要因素”。《海权论》引起西方海洋观的革命性飞跃,中国与西方列强在海洋观方面的差距,导致了海防战略和海军建设的差距—这将是一个跨世纪的差距。同一时期,以1888年《北洋海军章程》颁行为标志成立的北洋海军,从一开始,即带有传统守土观的胎记。其海军战略是陆基防御,要塞防御战略,北洋舰队的坚船利炮,无非是陆上炮台的延伸。因此,北洋海军成军之时,即清廷认为高枕无忧之日。同年,为庆贺慈禧太后六十寿辰,颐和园正在耗费巨资加紧施工,一片歌舞升平。也在这一时期,近在咫尺的“蕞尔小邦”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提出的“开拓万里波涛”口号的激励下,把攫取资源和扩张民族生存空间的目光投向了远洋。1886年,为施行54艘军舰的庞大造舰计划,在国内发行海军公债1700万元,天皇从皇室经费中提取30万日元用以资助。日本全国的华族富贵纷纷为海军捐款,马汉的《海权论》日本海军军官人手一册……。终于,历史为我们留下了现在的记载:北洋水师在1894年甲午战争中虽有海军将士的英勇抗击,浴血奋战,最终还是全军覆没,被歼灭在自己的军港里。从成军到消失不到十年时间!中国的大门又一次被来自海上的列强用大炮轰开。旅顺口,那矗立在两万多中国人累累白骨之上的“万忠墓”,是历史为我们留下的“!”。作为战利品曾陈列于东京上野公园的北洋水师“镇远”、“靖远”两舰的铁锚和“镇远”舰主炮的炮弹,是中国人,是中国海军军人的耻辱,是永远无法抹掉的一个历史性的“!”。一支苦心经营的庞大舰队,被经营者落后的海洋观断送了! 历史是无情的,它从不因弱者而怜悯。 历史是公证的,它只尊重和反映事实。 ??? 二、海洋向现代中国人划出巨大的“?” ??? 自1840年至1949年一百余年,帝国主义依仗船坚炮利,从海上入侵我国达470余次,其中规模较大的有84次之多。“近代的中国,几乎每一页落后挨打的历史都带有海水的苦味”。如何守卫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海洋与中国的兴衰存亡有多大的关系?中国怎样才能真正树立起海洋大国的形象?这一串串问号,伴着甲午海战的阴云,始终萦绕在中国仁人志士的心头。 ??? 1、新的海权思想萌芽,受到落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滞碍而夭折 ??? 在近代中国,最早提出海权问题的是革命先驱孙中山。他指出“所谓太平洋问题,即世界海权问题也”。认为,“争太平洋之海权,即争中国之门户权”。他对海军非常重视,在其领导的两次护法战争中,广东革命政权始终设在海军机关。然而,军阀纷争,国无宁日,人们的目光都聚集在国内,海军也朝秦暮楚,四分五裂,完全成为各系军阀手中争权夺地的工具。尽管最终全国海军统一于蒋介石手中,但他只是把海军当作打内战的工具,只知利用,到抗日战争前夕,中国海军仍停留在清末民初时期的水平,完全丧失了抵御外侮的能力。而此时的美、日、英、法、德等国家的海上武装,在海外扩张的刺激下,借助现代工业和科技的推动,已得到了飞速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不仅拥有航母编队,而且有了潜艇,把掌握制海制空权放在了国家利益的突出地位。抗日战争初期,日本在我国沿海多处登陆,溯长江而上,尽管国民党海军退入长江,顽强抗击,但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节节败退,日海军直插到宜昌。长江犹如祖国大地被侵略军在腹部划开的创口,成了日军运输、掠夺的通道。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中途岛海战美国舰队大败日本海军为转机,盟军由于掌握了制海、制空权,而由战略防御转入进攻,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然而,美国人对海洋的认识远不止此。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还未散尽,1945年9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就宣布:处于公海下,但毗连美国海岸的大陆架底土和海床的自然资源属于美国,受美国的管辖和控制。这一声明涉及的海域宽度为200海里。从3海里到200海里,已不是显示武器射程的进步,而是对海洋的认识由通道到资源,从宽度到深度的一个新质的飞跃。同期,中国作为战胜国,国民党海军完成对大陆日伪海军的受降和对沿海港口城市的接收以后,开始实施对沿海岛屿的接收管理。接收舰队于1946年1月到达西沙主岛,并以“永兴”、“中建”两舰名称,将武德岛和中途崎岛分别改称为永兴岛和中建岛。同年12月,“太平”、“中业”两舰到达南沙主岛黄山马岛和铁崎岛,以两舰名称将两岛分别改称为太平岛和中业岛。1947年底,中国正式将对南海诸岛重新命名向全世界公布,并得到了各国的承认。同一时期,太平洋彼岸的两个大国,一个是宣布对海域控制范围的大幅度扩大,一个是对自己的港口、海岛主权的恢复,两者之间的差距究竟有多大?美国沃特多斯海军上将曾用狂妄的口气说“美国是一个海洋国家,美国及其海军有着不可推卸的全球性责任”。在他讲这话的仅仅60年前,美国舰队实力还远在北洋海军之后,这一强弱换位巨大“落差”形成的原因何在? 海洋向中国人抛来了一个寓意深邃的“?” ??? 2、面对忧患的艰难崛起 ???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毛泽东主席视察海军,面对国民党海军留下的残破不堪、老旧失修的“万国造”舰艇,他接连5次写下了“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1958年,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布中国领海为12海里,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只未经许可不得进入中国的领海和领海上空。“有史以来,中国第一次拥有了法律上的蓝色版图。” ??? 新中国开始把目光投向海洋。这是一个姗姗来迟的可喜的开始。 ??? 就在中国政府宣布12海里领海权的同一年,联合国召开了第一次海洋法会议,通过了四个公约,即:领海及毗连区公约、公海公约、捕鱼与养护海生物公约、大陆架公约。世界沿海各国纷纷宣布了自己的大陆架和海洋资源管辖权,他们不但有了二维意义的领海,而且有了三维意义的毗连区和大陆架,这是在崭新意义上的海权划分。遗憾的是,当时我国由于海上武装力量的薄弱,还只能靠“严正警告”、“严正声明”来维护领海领空的尊严,海洋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仍然是陌生而遥远的,传统的大陆观仍然是挡在现代海洋观面前的一道藩篱。二十世纪60年代初,美国组织了上千名科学家和海洋工程人员,动用了驻海外各地的海军力量,对海洋资源、气候、污染等情况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为新一轮海上争霸做了全面的准备。我国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继之中苏关系恶化,使刚刚移向海洋的目光又转向抗御直接威胁的“三北”方向。这一国土防卫战略,进一步强化了传统的“重陆轻海”的国防观。对我国从唐代开始管辖了两千多年的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和丰富资源的南沙群岛,直至1988年以前没有一个去有效占领(台湾驻军的太平岛除外)。结果,南沙群岛被周边国家纷纷抢占,早就明确并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主权归属,又成了“有争议地区”,成为复杂的国际政治问题。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新的严峻挑战已从海上悄悄地逼近了。面对祖先留下的教训和疆土产业,面对正在为子孙后代书写的历史,我们应当怎么办? ??? 3、新的挑战来自对海洋认识的深化 ???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终于发现,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据统计,地球上的生物资源80%在海洋里,约有350亿吨。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情况下,每年可提供30亿吨水产品,至少可供300亿人食用,这还不包括人工养殖的部分”。另外,地球上化学元素99%在海洋里。科学家估计,到下个世纪,人类所需食物蛋白70%将来自海洋……。从人类现在的生存条件看,人口在增多:1981年全世界人口总数44亿,87年50个亿,99年达到60亿!耕地面积在减少,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公顷的耕地变成沙漠,2100万公顷土地丧失生产能力。资源是有限的,全世界按现在年递增开采量只能供人类使用90年。我国由于长期受到的“地大物博”教育影响,感受不到资源和生存空间的危机。实际情况是:占全世界22%人口的中国,只拥有世界7%的耕地。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3亩,仅为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4。人均占有矿产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2,居世界第80位。是海洋蕴藏着资源的未来,展示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这一认识,使各沿海国家纷纷把出路寄托于海洋。为了本民族的未来,新的生存竞争开始了。1984年4月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公约》在这个文字不多,但内容十分丰富的公约里,有这样几条值得注意:“群岛国”,使一大片原来属于公海海域成了一些国家的内海管辖水域;“专属经济区”规定了宽度为200海里。这样一来,一个国家的领土面积将是陆地面积和海洋国土之和。中国的国土面积,原来以陆地计算,在世界上居前苏联和加拿大之后列第三位。现在美国陆海国土之和超过了中国,澳大利亚的陆海国土也超过了中国,接近的还有巴西、……(见表)。 ? 世界主要海洋国家200海里水域面积一览表 (单位:万平方公里) 序号 | 国名 | 200海里水域面积 | 陆地面积 | 合计 | 1 | 前苏联 | 449 | 2240 | 2689 | 2 | 美国 | 762 | 936 | 1698 | 3 | 澳大利亚 | 701 | 769 | 1470 | 4 | 加拿大 | 470 | 998 | 1468 | 5 | 中国 | 300 | 960 | 1260 | 6 | 巴西 | 317 | 851 | 1168 | 7 | 日本 | 451 | 38 | 489 |
??? ??? 按照联合国公约,应该划归中国管辖的内水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在这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里,海盐、鱼类、珍珠、黑潮、石油五种海洋资源,居世界第一。现在的实际状况呢?日本、韩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单方面划定应归我管辖海域共10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有数十万平方公里已成为他们的实际开发区。一些国家或地区在应属中国大陆架渔场滥施捕捞,年捕捞量已超过300万吨,高于我国海洋渔业总产量。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先后侵入我南海海域进行勘探与开发;日本、韩国把钻探船开入我东海海域,到处勘探并生产石油、天然气……。笔者所在部队八十年代末曾到过南沙群岛,官兵们目睹了这样的情景:蔚蓝色的海域宽广无垠,海水几十米深还能清澈见底,水下五彩斑斓,水产十分丰富。水兵钓鱼比赛,每小时每人能钓80—90斤,最大的一条20多斤!然而,在星罗棋布的大小岛屿上,却刺眼的飘着异国的国旗。不时看到钻井平台,都在紧张工作,但是没有一个是我们自己的!南沙群岛230多个岛礁中,除了驻有台湾军队的太平岛外,属于中国的只有7个桌面大小的礁盘。在这块本属于中国的海面上巡弋,没有让人感到自豪,却充满了愤懑和压抑。据了解,南沙诸岛被越南、马来西来、菲律宾等国家非法武力占领38个!国际法有一条传统的时效性原则。“70年代以前的各国地图,南沙都标注中国所有。今天,一些外国新出版的地图,南沙都已注上了侵略者的国名。”目前在我国传统海疆线内已有170多个外国油井架,仅“我国南沙海域的外国油井多到了120多口。马来西亚在这里得到的石油,占它石油总量的70%;菲律宾靠这里得到的石油,改变了其依赖进口石油的能源态势;印尼和文莱则把大量的南沙石油源源出口”。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原油储量占世界总量的2.43%,在世界上属“贫油国家”。我国从1993年开始就从一个石油出口国变成石油进口国,2003年我国的石油进口量为9210万吨,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而中国的石油正以每年千万吨的数量无偿流向他国。祖国的海洋国土被肢解,祖国的资源动脉被切开,何时才能消除这种状态? ??? 三、未来在远洋铺展了无尽的“……” ??? 1、海军是海洋战略的支柱和后盾。 ??? 中国海军的历史留下的不尽是遗憾和叹息。就在近代,1871年,中国训练舰“扬武”号载着马尾船政学堂的学生—中国海军史上一批最杰出的舰长,远航日本,引起日本国民的骇异和艳羡。又到南沙诸岛,数万华侨欢呼落泪,被称作“二百年来未有之光荣!”。“1881年8月,两艘龙旗高悬的巡洋舰出现在大西洋通往直布罗陀海峡的航道上,它们是清朝政府向英国政府定购的‘超勇号’和‘扬威号’,率队接船的人是日后北洋海军提督(司令)丁汝昌,驾船的是马尾船政学堂最优秀的学生邓世昌和林泰曾。龙旗在海风中骄傲地飘舞,这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由中国人驾驶进行的最长距离的航行。……威武的战舰驶过地中海,驶过刚刚开通才12年的苏伊士运河,驶过红海、亚丁湾,驶过马六甲海峡,驶向那片不甘衰落的古老国土”。何等激动人心的场面!随后的1886年秋,丁汝昌率六艘军舰过对马海峡,去海参崴,返途取道日本长崎,不无炫耀的味道。在长崎发生的中国水兵与日本强人殴斗血案中,中方恃有亚洲最大的铁甲舰“定远”、“镇远”舰雄踞长崎港外,在谈判中态度强硬,向日本赔偿1万元,索赔5万元,日本国民中蔓延着“恐定远、镇远症”,惊呼“国难来”。1907年,中国两艘轻巡洋舰访问越南,法国殖民长官欢迎之余,竟以“不问华侨刑事七日”以示优待。中国曾有过有海无防的悲哀,也曾有过扬威大洋的记载。新中国海军在党和全国人民的关怀下,经过五十多年的艰苦创建,已经有了质的发展和飞跃,从兵种构成,到舰艇质量,从空中到水下,从近海防御到海上核反击能力,人民海军已从黄水走向深蓝,我们的航迹已从内水走向全球。自2002年5月15日至2002年9月23日,由“青岛”舰和“太仓”舰完成的环球航行,圆了中华民族千年梦想,填补了中国在世界环球航行史上的空白。但应当清醒认识到的现实是,中国海军现在的规模和作战能力,与其担负的重任和与其它海军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 ? 军费对比一览表 国家 | 2005年度军费预算 (美元) | 中国 | 266亿(2117亿元人民币) | 美国 | 4220亿 | 俄罗斯 | 180亿 | 日本 | 477亿 | 印度 | 168亿 | 韩国 | 146亿 |
??? ??? 尚且不说美国、俄罗斯等海洋大国,西面与我们隔山而居的印度,七十年代以后,国防重点急剧转向海军,海军防务基建投资一再追加,截止2004年,已建成包括航空母舰,以及大中型导弹驱逐舰、护卫舰、潜艇在内的居世界第七位的海军部队。东面与我们隔海而邻的日本,借助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海军力量发展迅猛,1954年组建的海上自卫队至2003年11月统计已拥有高质量的驱逐舰、护卫舰、潜艇70艘之多,高居世界第三位。据1991年10月份报载,由日本“三菱”造船公司研制、建造的“金刚”级驱逐舰,在当年北洋水师炫耀过武力的长崎市下水试航。该舰是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制造的舰体最大、武器最强、性能最优的战舰,排水量为7250吨,造价为11亿美元。“金刚”级驱逐舰装备有当今最先进的电子系统和舰载武器系统,从而使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舰载“宙斯盾”舰艇防空指挥系统的国家。目前,日本已建造4艘。驶向远洋的海上自卫队,从“专守防御”到“远洋积极防御”,从租借装备到自行研制大型舰艇,海上武装发展速度令世人瞩目。难怪日本有人摩拳擦掌:飘着太阳旗的轻型航空母舰控制有争议海域的日子不久就会到来!它的军事政策由本土防卫转向远洋防卫,它所说的“1000海里海上护航线”,甚至划进我国的海域。美国宣布,要控制世界上16个咽喉要道。其中4个与我国海区相连,直接威胁我海上舰船行动的自由,蓝色的海洋呼唤着中国海军:形势逼人,时不我待…… ??? 被称为“现代马汉”的前苏联海军元帅弋尔什科夫曾指出:“海军的强盛是某些国家成为强国的因素之一,而且历史证明,没有海军力量的国家是不能长期占据强国地位的。”据统计,“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发生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300余次,而海军卷入的达90%以上,这说明海洋确已成为国际冲突热点。”海军是保卫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主要力量,在某种意义上说,海洋利益的多少,取决于海上力量的多少。这在海湾风云中,已有了清楚的显示:“美国护航下的油轮顺利出入波斯湾,俄罗斯可以用军舰撵走企图来检查的伊朗护卫舰,而失去依靠的罗马尼亚油轮中弹后的燃烧呼救,一不明国籍的炮艇炮击了无海军护航的中国商船,中国货船‘凌宽’号(译音)被迫停航接受伊朗快艇的‘检查’。”多国部队海军封锁伊拉克,至开战前5个月中,共拦载、检查船只7000余艘,切断了伊的海上交通线。使这个濒海国家成为瓮中之憋,基本窒息了伊以出口石油为支柱的国民经济,动摇了人心,削弱了其战争潜力……可以这样讲,在未来的国际政治、经济、军事舞台上,海军无处不在,作用举足轻重。 ??? 江主席指出:“不少科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我们一定要以战略高度认识海洋,增强全民族的海洋观念”。目前,我国海上安全形势主要面临着五个方面的严峻挑战:一是国家主权面临的威胁主要在海上。在我拥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洋面积中,有一半以上同周边国家存在领海和海洋权益争端。南沙,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罔顾我对南沙拥有主权的历史事实和严正声明,非法抢占我岛礁,擅自搞单边、双边和多边开发,使我在南沙面临着岛礁被侵占、海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的严重威胁。在黄海和东海,我与日本、韩国、朝鲜划分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主张有矛盾,日本政府最近以接管民间灯塔为借口,加紧对我固有领土钓鱼岛的实际控制,还经常出动舰、机对我科学考察船、渔船进行骚扰。我与周边国家围绕能源之争日渐凸显,特别是围绕南沙岛礁、钓鱼岛归属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二是国家统一面临的重大威胁主要在海上。当前危害国家统一的分裂势力,一个是“藏独”、“东突独”等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另一个就是“台独”势力。由于台湾地区目前与祖国大陆还处于分裂状态,“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威胁最为严重、最为紧迫。特别是台湾当局强化与美日的军事关系,妄图以武拒统、以武谋“独”;三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空间主要在海上。除了我们讲到的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之外,沿海海域和大陆架面积近2.73亿公顷,是陆地可耕地面积的2倍以上。我国还于1991年3月获得太平洋夏威夷东南约15万平方公里国际海底多金属结核矿的开发权。实践与研究表明,21世纪最有希望的资源空间是海洋,海洋蕴藏着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几乎全部战略资源。南海是世界上油气资源最丰富的海区之一,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达235亿吨、天然气8.3亿立方米。东海和黄海蕴藏的资源也十分丰富,仅钓鱼岛地区就蕴藏石油150亿吨,可列为“世界十大油田之一”。海洋产业将肯定是未来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4年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5268亿,已占到GDP总量的3.9%。根据国家规划,未来海洋经济还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10年,海洋产业将占GDP总量的5%左右,2030年将占到10%以上,接近或达到世界经济强国的水平。象我们这样一个海洋大国,如果不具备向海洋发展的能力,就难以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四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忧患主要在海上。国家发展利益与主要安全威胁在海洋方向越来越趋于重合。首先,国家经济中心越来越向沿海地区集中。东部沿海岸线200公里以内的地区,集中了全国41%的人口,50%以上的大中城市,70%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吸纳了84%的外来直接投资,生产了90%的出口产品。其次,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我过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国,2004年外贸总额达到11547亿美元,大约占到我国GDP总量的70%。我国不仅在海外拥有重要的原料和市场,而且还有大量的海外投资。再次,经济发展对海上安全的依赖越来越大。走出去战略的成功实施,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每年三分之二以上的财富要通过海上流转,特别是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绝大多数要通过海路运输。对马海峡、宫古海峡、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大巽他海峡、马六甲海峡等,以及太平洋、印度洋上的一些主要国际航线,已成为我国的生命线。2003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已达8512亿美元,而我国外贸运输90%以上都是通过海运完成的。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开辟了30多条远洋运输航线,通达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特别是我国进口的战略物资石油,更是高度依赖于海上交通线。据初步测算,目前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近六成是中国的船只,其中绝大部分为油轮,经过马六甲海峡运送的石油量约占我国石油进口总量的70%。预计在未来10-15年内,我国石油进口比例将达到40%-45%,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因此,海洋作为石油进口生命线,在我国经济和国家安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五是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威胁主要在海上。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威胁,是以台湾问题为重点的海、空安全。涉及我国利益的主权争端、海上安全威胁和海洋权益斗争,大都集中在台湾南北两翼及其在太平洋第一岛链、第二岛链构筑的遏制圈。美军信息化程度高,在西太平洋地区拥有信息绝对优势,掌握着战场制信息权的主动权;台湾当局斥巨资购买和研制先进的信息化装备。特别值得警惕的是,美日台加强实质性军事关系,未来反“台独”作战,必将是一场信息化战争。因此,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提高维护海洋安全的战略能力,捍卫国家领海和海洋权益,保护国家日益发展的海洋产业、海上运输和能源资源战略通道的安全”。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世界。而所有关于强国的梦想,都必须以海权为依托,把握海权,才能真正拥有海洋;有海无防,丧失海权,必然丧失海洋,丧失家园。中国人应当把握机遇,在海洋这个世界舞台上,实现跻身世界强国的宏愿!海军建设取决于海军战略,海军战略服从于国家的海洋战略,积极的海洋战略又基于全民的现代海洋观,这虽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是世界不会等待,历史也不会等待…… ??? 3、海洋权益将决定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 据报载,日本用3年多的时间,花费2.36亿美元来加固日本最南端的两块面积不大的礁岩,以防它们在自然侵蚀下消失。如果它们消失,日本将失去拥有其周围200海里的经济区域权。又据报载,日本将投资1万亿日元,(合3.4百亿人民币)为距本土1700公里,高潮只露出两块岩石的冲之鸟岛加防护堤,使它不至于被海浪冲刷掉,进而把它建成海上城市。有了这岛,日本就可以拥有岛周围43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这是一种眼光长远的精明投资。它早已远远超出了经济利益的考虑,而是在为本民族争取未来的生存空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世界已变得越来越小;随着人口的增多,人类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眼光只囿于陆地疆界内的资源和空间,将来我们的子孙必定要处于“竭泽而渔”的尴尬境地。有的国家为了保持海外领地,不惜动用武力,耗费巨大代价。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就是一个典型例子。马尔维纳斯群岛由2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气候恶劣,每年雨雪天气250多天,晴天极少,只有两千多居民。然而该岛扼居大西洋和太平洋海上交通要冲,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同时盛传马岛周围海域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蕴藏量达20亿桶。英国为了夺回被阿根廷突然占领的马岛,出动舰船117艘,飞机140架,兵力27000人,远途奔袭13000多公里,以耗资21.6亿美元,损失包括导弹驱逐舰、护卫舰在内的舰船17艘,飞机19架,伤亡450人的巨大代价,将该岛武力夺回。我国有些人曾提出英国这样做是否值得的疑问,回答显然是肯定的。正如有的海军权威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的:新的海洋争夺,俨然是一场大战,其激烈程度不亚于上个世纪瓜分大陆的斗争。在各国虎视眈眈争夺海洋权益的现代,中国人对距海南岛只有1500多公里的南沙群岛和应属我国但被外国占领或尚未开发利用的各岛、以及应属我国的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将以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发展观来衡量,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 ??? 3、海洋属于觉醒的民族,等待强者的开采利用 ??? 海洋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和发展的最后处女地,对它的争夺利用,维系着一个民族长远的未来。据报载:日本发表了环日本海最高设想,要花33万亿日元在日本海的正中建造一座人工岛,以此作为据点城市,利用各国的经济资源建成一个庞大的经济圈;最近,日本又提出向海洋要住房,要花2000亿美元建一座“海洋通讯城”;还计划投资3000亿美元修建水下工业城。从维护天然岛礁岩石、建人工岛,到发展环海经济圈,从建水上海洋城,到建水下工业城,这不能不说是海洋观发展的一个咄咄逼人的飞跃。我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实行改革开放和沿海经济发展战略,推进了中国的经济建设进程,同时,也唤醒了中国人的现代海洋意识。沿海城市的开放,海南省经济大特区的设立,渤海湾、珠江口、北部湾的油气钻探捷报频传,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南沙海洋观察考察站的设立,“大洋号”远洋科学考察船的环球考察等等,都意味着令人欣慰的起步。1991年9月份的报纸,在一篇题为《请把目光投向海洋》的文章里,披露了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上山东”的宏伟计划。文章指出:山东有17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比陆地大11%,建设“海上山东”,无疑将会为山东经济振兴,解决人多地少和就业等问题找到出路,因此意义深远,势在必行,以及具备的条件和发展前景云云,这不啻是一个希望的信号。尽管这一目标是以水产业为背景的经济发展战略,而且是正常利用已明确归属中国的海域,但毕竟迈出了由陆到海,走向未来的可喜一步。1992年1月,福建省召开海洋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开发“海上田园”,紧接着,沿海各省、市均提出了海上发展战略。1992年2月,七届全国人大常委24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昭示着中国人对海洋认识的深化,崭新的海洋观念的形成。1996年5月,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19次会议决定,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明确我国的海洋国土为3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30个江苏省或94个台湾岛的陆地面积。蓝色孕育着生命,预示着未来。海洋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认识。是的,我们有责任为了民族振兴和祖国的未来,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做出一个海洋大国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大海敞开着胸怀,世界正向我们走来。 ??? 面对历史的忧患,我们让它永远成为过去。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信心百倍,因为古老的华夏大地和亿万中国人已经感受到了来自海洋的警示。 ??????????????????????????????? ? |